
又是一年“八一”,空氣里仿佛還飄著熟悉的汗味、機油味,還有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軍營氣息。站在四通八達的燃氣管網前,聽著檢漏儀穩定的蜂鳴,恍惚間,耳邊又響起了訓練場上嘹亮的號角。脫下那身承載著青春與榮光的橄欖綠,換上這身印著公司標識的灰工裝,戰場變了,陣地換了,但胸膛里那顆滾燙的心,那份沉甸甸的責任,從未冷卻,也從未卸下。
從“槍桿子”到“檢漏儀”:陣地變了,使命如初
剛到燃氣公司那會兒,看著眼前陌生的閥門、復雜的圖紙、精密的儀器,確實懵過一陣子。但部隊鍛造的,不光是身板兒硬,更是那股子迎難而上、死磕到底的韌勁兒。這片管網,就是我新的“作戰地圖”,調壓箱、閥門井,就是新的“戰略高地”。我把當年練瞄準的專注勁兒,全用在啃燃氣知識上。手里的檢漏儀、扳手、檢測儀,就是我現在的“武器”,每一次精準揪出漏點,每一次麻利排除故障,那種熟悉的掌控感和價值感就回來了。我明白,守護這地底下奔涌的“藍色血液”,就是守護千家萬戶灶臺上跳動的火苗,守護那份平常的溫暖與安寧。這份安全的責任,分量沉甸甸的,一點兒不比當年握著鋼槍守國門輕。
“令行禁止”刻進骨子里:安全紅線,碰不得
軍營教會我最深的,就是“紀律重于泰山”。在燃氣這一行,安全就是那條碰不得的高壓線,是懸在頭頂的利劍。每次出工前的安全交底,我都聽得跟當年受領作戰命令一樣認真,一字一句,刻在心上。巡檢路上,習慣了“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”,一絲異味兒、一點可疑的聲響都別想逃過去。同事老說我太較真兒,連個螺絲擰幾圈都要拿卡尺量,我笑笑沒說話,心里清楚得很,在關乎人命安全的地界兒,“差不多”就是“差太多”。軍人的執行力、紀律性,早就融進了骨血,成了保障燃氣安全最硬的盾牌。
“讓我上!”:急難險重,就是沖鋒號
和平年代的燃氣一線,沒有硝煙,卻一樣有需要“沖上去”的時候。“讓我上!”幾乎成了本能反應。不是圖表現,是心里清楚:保障老百姓的用氣,就是天大的責任!當看到用戶窗口重新亮起燈光,聽到廚房里熟悉的炒菜聲“滋啦”響起,那份踏實和滿足,就跟當年在邊防線上站崗,回頭望見身后萬家燈火通明時一樣,滿滿的自豪。這灶臺上躍動的藍色火苗,就是我們在這“新戰場”上,最溫暖、最珍貴的勛章。
“為人民服務”:煙火人間里繼續站崗
從保家衛國到保供氣安全,崗位變了,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心從來沒變。耐心解答用戶的疑問,手把手教會老人安全用氣;麻利地修好故障,換來一句真誠的“謝謝師傅”;走進社區做安全宣傳,看到用戶的安全意識一點點提高…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都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分量。部隊教會我奉獻和擔當,燃氣一線,就是踐行這份精神最實在的舞臺。我們巡線走過的每一米,搶險時流下的每一滴汗,服務中付出的每一分耐心,都是在城市地下的“脈絡”里,用另一種方式繼續站崗放哨,守護著這人世間最平常、也最珍貴的煙火氣。
值此“八一”建軍節,我向所有曾經并肩戰斗的戰友們,致以最崇高的軍禮!也向此刻奮戰在燃氣戰線上的退伍老兵兄弟們道一聲:節日快樂!雖然脫下了軍裝,但軍魂永遠都在!這縱橫交錯的燃氣管網,就是新陣地;保障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,就是新使命!我們會把“聽黨指揮、能打勝仗、作風優良”的好傳統,把軍人的忠誠、血性和擔當,全都用在守護城市燃氣安全平穩運行的日日夜夜、分分秒秒上。在守護萬家燈火的平凡崗位上,我們,永遠是一個兵!這班“安全崗”,我們一定站得穩、守得牢!